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眼下,玉树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在无垠的草原上,一群体格肥壮的牦牛悠闲地吃着青草。看着眼前的一切,牧民昂扎开心地说:“改良后的牦牛体格壮了,体重增加了,繁殖的速度也提升了。”
说起变化,昂扎提起经常到他们村里下乡的“牛博士” — —宋仁德。宋仁德,今年53岁,博士,任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扎根玉树33年来,宋仁德攻克生态畜牧业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帮助了像昂扎一样的牧民不计其数。宋仁德说,他和玉树有缘,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在玉树,后来有多次机会能留到国外和西宁,但他还是没有离开玉树。
那是33年前,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宋仁德被分配到玉树工作。初到玉树,比起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摆在宋仁德眼前更大的困难是:下乡路上遇到的危险。
在一次前往曲麻莱的路上,宋仁德和同事坐的车陷进沼泽地。宋仁德说,记得当时是初夏,高原的草地逐渐融化。他和同事返回的路上,车陷进融化的沼泽地里。没有手机与外界联络,一车人几近处于绝境之中。无奈之下,一群人只好把衣服脱掉放进麻袋里,再把麻袋垫在车轮下,汽车终于摆脱了沼泽地。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历经16个小时才脱险。
这是宋仁德初到玉树最危险的一次。这次经历,让宋仁德感受到了藏区工作的不易。自那刻起,宋仁德的心就和这片广袤的草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长年到基层下乡,宋仁德意识到藏区传统养殖业面临的矛盾,即牧民的牛羊越来越多,出栏率却越来越低,他决定在牦牛身上下一番功夫。
“发展养殖业,依靠的是草地。草地质量好坏、储存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牦牛的生存和发展。”宋仁德说,尤其从夏季牧场转到冬季牧场,刚刚长膘的牦牛一遇到枯草季就掉膘,更严重的一些牦牛由于缺乏营养,熬不过寒冷、漫长的冬天,繁殖率也大大降低。
1997年,宋仁德通过自学考入日本宫崎大学攻读畜牧业专业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留日10年间,他与日本、德国专家共享自己积累的资料,邀请他们共同完成《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放牧牦牛可持续生产优化模型的研究》等科研项目,于2007年3月带着成果归国。
宋仁德意识到,若要发展和稳定牦牛的出栏率,需要通过研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模式,让广大牧民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和观念。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宋仁德被遴选为“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该体系工作集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于一体,这给宋仁德直接服务牧民群众搭建了绝佳的平台。
在选取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研发示范点时,宋仁德选择了原玉树县国营牧场,并为此专门制定了种草、补饲、改良、防灾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牧场建植了人工燕麦饲草料基地。引进优良种公牦牛及二分之一野血公牦牛,对项目户的牦牛复壮,并对生长期牦牛冷季和暖季补饲等措施。2012年,示范基地亩产风干燕麦青干草达1076公斤,创玉树地区历史更高纪录。通过冬季补饲,遏制了牦牛体重的下降,促进牦牛在夏季迅速生长,出栏时间缩短,大大减轻了草场的压力。
2011年底的一场大雪灾中,玉树州共死亡牲畜12万余头,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示范基地的牦牛,由于提前实施了饲草料储备和补饲,平时膘情较好,抵抗力强,几乎没有损亡,这让宋仁德信心倍增。2018年末发生的雪灾,再次证明了宋仁德发展和建立储草基地的重要性。
多年来,在宋仁德的带领下,玉树州创建了10多个以高原牦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牦牛养殖技术、补饲技术、繁殖技术为核心的高原牦牛高效配套养殖技术示范基地,上百个示范户,设置了划区轮牧、放牧强度实验围栏,辐射带动牧民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