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鸡,由于气温变化幅度大,昼夜温差大,养鸡的难度自然就高。要想减少因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就要做好冬季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鸡群饲养管理得当,养殖户就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做好鸡场的卫生消毒
1、做好空栏期的卫生消毒工作。肉鸡出栏后,清理干净鸡舍内的卫生,做好药水喷药消毒工作。用清水将饮水器、料桶、料盆等清洗干净,之后用消毒水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2、抓好进鸡苗前的消毒工作。进雏鸡前,要将育雏室密封一两天,之后铺好垫料,每立方米的空间内使用福尔马林40~70mL和高锰酸钾20~35g熏蒸,使用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比例为2:1就好,熏蒸一个小时后,等排空残留气味和消毒药后再进行育雏。
3、注重养鸡过程中的消毒。鸡场要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在鸡舍的入口要设置消毒池,禁止无关人员上门或者无关的用品带入鸡舍,不允许串门。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可以使用2%~3%烧碱每周进行一次消毒,鸡舍内每周进行一次带鸡喷雾消毒,发生疫病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饮水消毒。
二、注意防寒保暖、通风透气
1、注重保温。要保持室内恒定的温度,不要忽高忽低,并注意昼夜温差。温度适合时,鸡表现为分散采食,分布均匀,精神旺盛;温度偏低时,则处于行动缓慢,羽毛松乱,聚堆,靠近热源;如果温度偏高,则非常不利于鸡群生长,会出现精神不振,张口呼吸,躁动不安等状况。
2、添加垫料。添加垫料可以有效进行保温,足够的垫料可以防止鸡肚子接触地面受寒,有效的避免鸡腹泻情况的发生。
3、通风。通风是养鸡管理中必要的措施,如果通风管理不好,则会导致氧气不足,鸡舍氨气浓度大,容易导致鸡群出现呼吸系统黏膜的损伤,诱发呼吸道疾病。
三、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
1、把好初饮关。雏鸡适时饮水很重要,既能提高雏鸡的食欲,还能有效帮助饲料消化吸收。对于出生两三天的雏鸡必须开饮,水槽高度为0~4日龄7~8cm、5~10日龄8~10cm、10日龄以后13cm。一般饮用水超过四个小时就要进行更换。
2、把好开食关。雏鸡的消化器官一般在孵出后36小时才能完备,因此不能过早的开食,否则会有害消化器官的发育。但也不宜过晚,过晚开食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因此一般在开饮后2~4小时之后开始喂食。开食的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中,易啄食,易消化。
3、温度。雏鸡前3日龄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体弱的雏鸡可以适当提高1℃,4~7日龄温度在34~36℃,之后每周下降1~2℃,一直降到18~22℃。
4、湿度。鸡舍湿度保持在40%~60%,因为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容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容易损伤雏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在高温低湿时可通过带鸡消毒的方式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净化舍内环境。
5、密度。雏鸡入舍后的饲养密度应掌握在每平方米30~50只。密度过大只会导致吃食不均,雏鸡生长缓慢,诱发感染疾病、死亡率增高等。
6、光照。雏鸡入舍后3天之内要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保证每10立方米空间有1个100瓦的灯泡,尽量使鸡舍内没有暗角。从第四天开始每天减少光照90分钟,减到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光照20分钟,直到与白天的光照时间相等。
想要获取更多相关的畜禽知识,欢迎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