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老年人由于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很短,对于 *** 上充斥着的各种信息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常常被各种谣言所骗,甚至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小盟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几种“谣言体”,分享给父母,让各位父母提高警惕,莫再相信谣言!
1、冠以权威名头
经常使用【中央发话了:……】【央视都播了……】【国家更高机密:……】这样的标题
话说国家更高机密能让你知道嘛?
2、耸人听闻标题
【震惊!】【惊爆!】【太神奇了!】【出大事了!】
真正的头条大事不会使用这样的标题,内容足够震撼的新闻不需要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眼球,内容本身才是震惊的部分。只有标题党和谣言才惯用这种词语。
3、敦促阅读和转发
【速看,马上删】【必须转,秘方】【警惕,紧急通知】【转给亲朋好友】【已经出事,都在转】
事实上这种自称”马上删“的文章并不是作者删掉的,而是被网友举报,被判定为不实消息而被删掉的。
自己删除的长这样
被举报删除的长这样
爸妈,这样的文章,别急着转发,隔天再看看,八成已经被举报删除了。
4、煽情骗转发
【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为了你的家人,请一定要看】【含着泪看完】【感动中国13亿人口】
这类谣言喜欢用老人和小孩作为诱饵,通过诉诸亲情,诱导大家以爱心之名传播谣言。
爸妈,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们辛苦了,但看到这种标题一定要提高警惕。
5、夸大危害或功效
【致癌】【致命】【有毒】【不要再吃了】
【一招见效】【每天3分钟】【只要7天】
健康类谣言多见如此二种标题,之一种盲目夸大某类物质的危害;第2种宣称通过一些简单易行、代价很小的 *** 就能在短期内治愈慢性病或疑难杂症,通过取巧的方式诱惑转发。
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 谣言的危害。
危害一:制造恐慌
关键词:自然灾害、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此类谣言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制造恐慌,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破坏社会秩序。多年前曾有谣言“某地将会发生大地震”,引起当地群众恐慌,给当地带来极大危害。
危害二:制造干群矛盾
关键词:枉法裁判、严刑峻法、官僚主义等
此类谣言表面包裹着“温馨提示”的外衣,实则破坏党和 *** 的形象。试想一下,当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法院枉法裁判”“交警最严交规”“园林当众喷洒农药”等字眼时,会对谣言中的部门产生何等负面评价?
危害三:不正当竞争
关键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
由于科学的高深、复杂、各有论点,因此这类谣言抓住部分群众科学素养有限、关注生存生活环境的特点大肆传播,进而对竞争对手或行业进行打击,诋毁他人。
危害四:破坏人际关系
关键词:不听话!!!
传谣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辟谣却非常艰难。当家中长辈对谣言深信不疑时,作为晚辈的我们既要让长辈认清谣言,又要尊重长辈,着实颇费脑筋。然而跟长辈辟谣换来更多的是“你不听话了”“我们都是为你好”“你看你现在,你看别人”……
危害五:涉嫌违法犯罪
关键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刑法修正案(九)》在第291条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 *** 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 *** 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谣言真是太可怕了!但是我们又该怎样识别它呢?
小编教给你以下几个 *** ……
简单直接法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各位在网上看到的谣言,经常是第N手的谣言,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如每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最严交规”“变异病毒”谣言,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关键字眼,很快就能找到辟谣新闻了。
坐等辟谣法坐等真相的吃瓜群众
谣言之所以能让人“信以为真”的根源在于利用一些人轻信小道消息的心理。目前各单位对信息发布都有严格规定,有最新资料会在之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消息是真是假只需稍等片刻,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显示自己本事大门路广而惹麻烦。
火眼金睛法文字好别扭
一些谣言为了躲避 *** 监管,特意对文字进行加工。例如数字0用大写的O代替、文字中间用符号隔开、繁体字简体字混杂等。
专业分析法内容有破绽
此 *** 的前提在于冷静,从信息的内容来分析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专业词汇表达是否正确,这也侧面让大家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以便辟谣。
查看出处法这事儿谁说的?
有些公众号、个人微博为了达到吸粉、营销、炒作等目的,会散播一些吸引眼球的谣言,如某明星离婚案内幕、某地获批为直辖市等。所以在看一些来历不明的公众号、微博发布的消息时,请多留个心眼儿。
偏激防范法寻找中性词语
涉及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相关措施,多采用中性的书面语,如可以、应当。而谣言往往为博人眼球及增加可信度,常用“一律”“不然”等绝对性、口语化的词语。
请大家关注划红线内容
发现错误了吗,交警没有权力决定“一律拘役六个月”,人民法院才有权力决定刑期。
现学现用,给大家点个大大的赞!当然了,这些 *** 并不能过滤全部谣言。谣言止于智者!只要大家多留个心眼,不轻信各种“小道消息”,就不会成为谣言的受害者了!
今天真是涨知识了,识别谣言的技能get
小编找了部分关于在 *** 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分享给大家!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 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 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 *** 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 *** 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总结一句话过来,识别谣言的通用 ***
1、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著名的“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谣言视频均出自个人或自媒体,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和媒体证实其真实性。对于非权威来源的信息一定要谨慎对待,“宁可信其有”、“好心转发”都可能是在传播谣言。关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公号ID:piyao12377),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2、善用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
许多谣言具有周期性特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因此遇到个人无法识别的谣言时,可利用搜索引擎或识谣工具,查看此前是否已有相关辟谣信息。随着各方对 *** 谣言治理工作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出现了许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识谣工具。综合利用这些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通常能识别 *** 上流传的大部分谣言。
3、参考评论或向专业机构求证:
在辟谣信息尚未出现时,可多参考其他人的评论,为自己提供更多思路。更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私信等方式向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求证。
我们常说“反哺之情”,其实,我们除了在物质、情感上进行“反哺”,是否还应该教会父母一些应有的辨别真伪的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