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寨小组
想当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张新桂夫妻俩真“牛”,还真敢想养牛!
从决定养牛那天开始,在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安乐村丙寨小组的张新桂眼中、口中和脑海中,甚至说梦话时,都是“牛、牛、牛”!
嫁入李氏门中后,张新桂和李红军小两口便盘算起未来日子——出外打工吧,父母日渐年迈,爱情结晶即将诞生,丢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于心不忍。不出外打工,留在家里耕耘那几亩田地,脱贫都很难,更别提“奔小康”。
部分牛栏
虽说“人勤地不懒”,但囿于土地面积所限制,想以种植致富,祖祖辈辈都已经尝试过,这条路不只是艰难,而且注定走不通,即使风调雨顺,混个温饱还吃力。张新桂夫妻俩绞尽脑汁,思考着致富门路,让自家奔跑在小康路上。种植不行,那么搞养殖,“养牛”!可是,“生意无本白操心”,成规模大批量买牛来养,需要不少资金,而没有雄厚资金作垫本,一切只是流于空想。
正在丈夫为筹措资金愁眉不展时,张新桂鼓励丈夫说:“世间‘没有一锄挖成井,也没有一笔画成龙’,本大利大,但风险也大,咱们量米为厨,先从小规模开始养起,积累养殖经验,用‘鸡生蛋蛋生鸡’的笨办法,逐渐发展嘛。”
发酵池
发酵饲料
心动不如行动,两口子决定养牛之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夫妻俩在自家山边地里,种上了6亩多皇竹草,其余田地种粮食。接着,在自家场院边斜坡上砌了5尺多高的挡墙,建盖了牛栏。
村里人听说这夫妻俩要养牛,便好心劝阻他们,说养殖是“喘气货”,且养牛成本高风险大,万一出现意外,小户人家赢得起亏不起。张新桂与丈夫李红军说,吃饭都会噎着,有利润就有风险,一点风险不敢冒,哪会有收获?再说了,只要我们防疫科学,风险可以降到更低。她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丈夫养牛的决心,夫唱妇和,同心协力,勾画生活蓝图。
粉碎好的饲料
决心已下,张新桂夫妻硬是俩东挪西借,买了8条牛养起来,有本地品种,有杂交品种,有西门塔尔品种。后来,想加大养殖规模,希望得到雪中送炭,向县有关部门申请扶持,由于“扶持规模要在50条以上”,无法享受到扶持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但是他们毫不气馁,克服千难万难,一条道坚持走下去。
养殖,是勤奋者的事业,起早睡晚是常事,偷不得半点懒。每条牛平均每天要吃20多公斤青饲料,而皇竹草地距牛栏半里左右,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地里把草割回来,粉碎,一桶一桶倒入牛槽,风雨无阻,“人可以饿一天,牛不能饿一顿”。“牛无夜草不肥”,深夜,人们沉浸在梦乡里,张新桂还要起来给牲口添料。有空时,还要抓紧粉碎自家种的玉米,喂了青饲料之后,每天要给牲口喂面粉水。
割皇竹草
建牛栏时,张新桂夫妇精心设计好蓄粪池和排尿管道,每天要冲洗牛栏三四次,让牛栏时刻保持干净,真正做到了“卫生圈”,还建有四个青饲料发酵池,用来筹备饲料。收玉米时,他们将玉米秸秆收回来粉碎,还将皇竹草和野生草割回来粉碎拌在一起,存贮入发酵池,等冬天和初春缺少饲料时,再取出来喂养牲口。牛吃皇竹草,皇竹草吸收牛粪便,这种有机循环,充分实现了利益更大化。
不但养牛是白手起家,刚开始时夫妻俩对养殖知识也是一窍不通,如何防疫和科学养殖,一直困扰着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们,他们一直希望 *** 和相关部门能给他们提供出去参观和学习养牛的机会。
割野草
尽管如此,夫妻俩还是买书来学习。关键时刻,手机和微信帮了他们大忙,他们在手机上查阅资料,加入相关微信朋友群,厚着面皮反复向别人求教,向附近有养殖经验的人学习养殖技术。
婆婆有时会唠叨几句,说如果不去借钱养牛,也许咱家就是建档立卡户啦,这样,能得到 *** 资金扶持养殖、建房。张新桂一家最难的时候,孩子上幼儿园没钱,只能到银行贷款1万元来应付孩子上幼儿园和日常开支用度。但他们丝毫不后悔,张新桂说,国家已分给了每家每户田地,修通了公路、架通了电,解决了饮水问题,为家家户户搭建好了致富平台,他们有健全的双手。
喂牛
“要财自挣、要儿自养,不能总是等着、想着望靠 *** 救济你,吃完了再去要吗,”张新桂半开玩笑地说,“我家不是建档立卡户,是不是对全县脱贫摘帽的更大支持?”
张新桂不仅精神上鼎力支持,行动上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着丈夫的养牛之路。饲养牛羊,她身体力行,吃苦耐劳,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分担着所有养殖工序。丈夫外出买牛时,她要独立承担起割草、粉碎、喂养、清洗圈舍的繁重劳作。她说,人活一辈子,总要有一个梦想,并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喂羊
这对牛人夫妻,真的很“牛”,多少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硬是被他们闯出一条致富之路。10余年坚持不懈辛勤付出,挥洒过多少汗水,经历过多少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他们夫妻俩知道。看到一条条牛从出生到肥壮出栏,他们辛苦并快乐着,心头幸福感、成就感随之油然而起。
做哪行习哪行,习哪行熟哪行。张新桂夫妇不仅养牛,还买进小牛养肥养大卖出去,资金得以较快循环流通。
笔者去张新桂家采访时,大大小小共养着22条黄牛,两匹毛驴,40多只山羊。另外,还养着十多头猪,养着鸡、鸭,养殖场一片热闹繁忙景象。有志者事竟成,辛勤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现在,张新桂家所有的家畜估价近30万元人民币。
张新桂在清扫牛栏
“父母在不远行”,张新桂夫妻俩走养殖致富路,不仅收获了财富,而且时刻能陪伴在年过60岁的父母身边,也能亲自抚育孩子,承担起上养老下养小的责任,让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乡邻们从因担心善意劝阻,到渐渐佩服,最后变为由衷赞叹。更重要的是,张新桂不仅学到一门养殖技术,有了一条致富康庄大道,而且,她的执着、勤劳的精神,影响带动了一批乡邻,为助力脱贫攻坚出了一份力。
云南网通讯员 王秀才 摄影报道
标签: 丽江安乐村在哪里 景东县安定乡有几个村 丽江安乐村 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