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黄颡鱼病害,调整疾病高发期的饲料设计思路,“2020中国黄颡鱼产业云论坛” 为你全面呈现
- 文/ 水产前沿 林贞武
黄颡鱼是中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主力品种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颡鱼表现不俗,价格行情非常坚挺,相当多养殖户看好2020年黄颡鱼的养殖行情。但开春以来,受天气影响,黄颡苗种成活率普遍较低,部分区域甚至低至1成。4月初开始,又暴发不明病因死亡,其破坏性在黄颡鱼养殖历史上非常罕见,目前基本波及全国,部分区域死亡率超5成。面对当前严峻形势,产业该如何应对?业内人士称,今年的鱼价有望冲高至20元/斤,那么养殖户应如何避免损失,把握2020的机遇?
针对近期黄颡鱼养殖爆发全国性疾病问题,5月10号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曾令兵研究员、成都通威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水产技术总监肖顺应在由中国水产前沿展主办,成都通威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眉山伟继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中国黄颡鱼产业云论坛”中进行了详细解答。
曾令兵研究员表示黄颡鱼是传统的名特优品种,具有新品种丰富、相关配套齐全、养殖模式众多、产量高等特点,同时深受消费者喜爱,各种规格都适应市场,是一条有潜力的鱼。目前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据统计2018年时其全产业产值就已近200亿。但是近两年,黄颡鱼的病害越来越明显,近来更是由于爆发大规模病害,损失巨大。
黄颡鱼常见的细菌病
1.黄颡鱼“裂头”病:此病非条件致病菌,在每年4-10月份,水温20-28℃是流行,各种规格的鱼都易感,病原是鮰爱德华氏菌,典型症状为头盖骨正中间穿孔。
2.黄颡鱼腹水病:该病流行于夏季高温季节,成鱼易患此病,病原为维氏气单胞菌,症状为腹腔肿胀,腹内积血。
3.黄颡鱼腐皮病:该病流行于夏季高温季节,成鱼易感此病,病原有类志贺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等,症状为鱼体表腐皮。
4.肌肉溃烂症:该病目前病因尚未确定,疑似丝囊霉菌,主要为胸口成块溃烂、背部以及尾部肌肉盖章式深度溃烂,但是鱼不死。
2020年春季黄颡鱼病害发生情况
2020年3月底,浙江湖州等黄颡鱼主养区域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爆发性死亡,随后四川、重庆、湖北、广西、广东等地相继爆发,严重地区发病率约50%,死亡率超70%,有很多排塘现象,各个品种皆有病例报道,养殖户损失巨大。发病症状多样,各地不一,尚无有效控制 *** 。
流行分析:此次病害普遍发生于池塘高密度单养模式,鱼塘管理缺失,多有拉网捞鱼行为,鱼体表死伤明显,病鱼塘水温普遍在18-24℃之间并且水质较差。发病前摄食正常,而后突然停食出现死亡,2-4天内死亡70-80%。鱼发病后使用改底、解毒、抗应激药物基本无效,内服给药困难,外用泼药加重死亡。
疾病症状:黄病鱼离群独游或者趴边,体表布满粘液,体色发黄或者腐皮脱色, *** 红肿,口腔、吻端、下颌部、鳃盖充血发红,体表、头部、鳍条基部溃烂,腹部肿大有腹水,胃肠病变,肝脏失血,脾脏发黑,肾脏肿大等,但是患病鱼鳃丝相对正常。
诊断结果:
1.以黄颡鱼常见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主
2.从患病鱼体内分析鉴定到致病病原菌
3.不排除还存在其他新病原的可能
发病原因分析:冬季末未清塘消毒,疫情期间池塘缺乏管理水质差,养殖密度大且品种单一(套养花/白鲢较为适宜),早春温度上升期投喂量过大,同时早春温差大鱼抵抗力下降,存在拉网捕鱼等操作造成鱼体受伤严重,而这个阶段的水温适合病原菌繁殖感染,最终导致疾病爆发。
防治措施建议:
1.黄颡鱼属于底层鱼,冬季需彻底清塘消毒,改善池塘底部环境;
2.投放鱼种前,加强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与有益菌;
3.调控水质,控制密度,适当套养虑食性鱼类如花/白鲢;
4.切忌过量投喂,特别是摄食量旺盛时需要控制投喂量,推荐投喂率在0.8-1%左右;
5.定期添加多维、多糖、以及天然植物抗菌/抗病毒药物,增强体质;
6.建议开展非条件致病菌如鮰爱德华氏菌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开展苗种检疫、苗种免疫实验
治疗措施建议:
1.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消毒剂,使用生石灰钱需注意池塘水体PH不超过8.5;
2.内服磺胺类等国标水产药物,或者交叉使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抗菌药物,剂量上需要确保准确;
3.内服天然植物药物如鱼腥草、大黄、黄氏、大青叶、板蓝根等的合剂。煮水拌饲料投喂或者超微粉碎拌饲料投喂即可。剂量为每公斤鱼0.5-0.8g,连续5-6天投喂。
4月初各地黄颡鱼陆续发生不明病因死亡(抱团聚群、趴边、 *** 红肿、脱黏、胃积水肠道发红、胆囊重大、眼窝深陷),浙江湖州部分严重区域发病率高达9成,广东佛山、广东清远、四川成都、重庆、湖南常德、广西、湖北以及东北接连出问题。本次病害给黄颡鱼从业者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有些的养殖户也造成了困惑。
成都通威动物营养水产技术总监表示作为从饲料行业从业者,面临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养殖朋友会问现有的饲料产品定位是不是脱离了黄颡鱼的需求,是营养不够还是营养过剩?饲料方面能不能协助解决这个问题?本次立足对于饲料层次的理解,肖总监与大家做了以下分享:
1.做饲料和做养殖的朋友应该考虑生长与健康之间的平衡,不能一昧追求高产量而忽视鱼的健康问题,黄颡鱼的饲料中的脂肪、叉尾鮰的蛋白等到底有没有必要做这么高,我们应该进行重新的思考,从而得出与健康匹配的生产方式。
2.健康与病原体共存关系,本次黄颡鱼病害各地爆发时间虽有先后,并且爆发之前的病鱼的症状是相似的,可以推测的是应该是黄颡鱼养殖环境中本身就存在这种病原体,在外部环境 *** 下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爆发。
3.投入产出、养殖效价的问题,直接关乎饲料厂之间的竞争。饲料是影响黄颡鱼免疫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饲料之间竞争越来越大,利润空间缩小,同时要保证以上要求,对料企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饲料及投喂管理在提高鱼体免疫力方面极其重要
对鱼黄颡鱼疾病防控问题上,我们应该非洲猪瘟和鲫鱼鳃出血的经验教训,有效的防控 *** 一定是建立综合的防控体系,进行防控升级,从减小鱼体应激、增强鱼体免疫、阻断病毒传播三个层次进行防控,而饲料及投喂管理在提高鱼体免疫力方面极其重要。蛋白质是维持鱼体生命和活动的重要营养素,黄颡鱼最适蛋白含量在38%-45%。黄颡鱼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7%-8%。在进行黄颡鱼饲料配方设计时,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可以考虑6%-9%,各区域黄颡鱼养殖模式和需求差异巨大,需要进行精准定位。
免疫恢复期、疾病高发期产品设计思路
1.明确该阶段黄颡鱼营养需求最核心的内容:增多体质、提升免疫力;利用率偏低,生长在其次。
2.原料品质一定有保障,新鲜度差、氧化酸败、霉菌毒素风险的原料一定慎用、少用或不用。
3.对可增强免疫力的添加剂或原料可以适当加强。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胆汁酸类产品、酵母培养物、黄芪多糖、酵母多糖等。
4.大配方的营养浓度可以适当降低,节省的配方空间可用于免疫增强机的添加。在此阶段切忌以配方指标的高低来判断饲料档次的高低。
5.配方忌“头重脚轻”,只注重营养指标浓度,不适用专业的预混料,不使用功能性的原料或添加剂。